|
|||
旱地小麦因干旱缺水,供肥供水能力差,产量低而不稳,但却蕴藏着很大的增产潜力。那么,如何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呢? 深浅轮耕,以土蓄水。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,增加透水性,加大蓄水量,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,提高水肥利用率。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,一般在整地早、降水多、墒情足的年份宜深耕,耕深22— 增施肥料,以肥调水。旱地麦田要尽量多施有机肥,配方施足无机肥,尤其要施足磷肥,以改良土壤,培肥地力,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和水分的利用率。一般地块,每亩可施有机肥2500— 选用良种,以种济水。抗旱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,叶片窄狭,表皮厚,气孔小,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,分蘖力强,成穗率高等特点,能较好地适应缺水少肥的旱地环境;据各地对比调查,种植抗旱品种比种植不抗旱的品种,一般增产20%—30%。 适时适量播种,以苗(株)节水。旱地小麦群体自动调节能力差,其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范围相应地比水浇地小麦要窄;通过适时、适量播种,建立苗、株、穗、粒合理的节水省肥型的群体结构,是旱麦增产的中心环节。实践证明,冬性品种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℃— |
|||
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