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方施肥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适宜的施肥量,而施肥量的确定,又受着土壤肥力、水利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因素的影响。因此,拟订施肥配方,必须以多年多点的大量田间试验资料为依据,通过计算机的统计运算,进行综合分析判定。为了便于掌握,易于推广,编制施肥配方表。但是,由于地力的差异和变化,生产条件的改善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,这些配方表仍需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完善。下述几种配方速查表,可根据当地的条件,因地制宜选择应用。 (1)地力分区(级)配方:是将田块按土壤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(如高、中、低)或划出若干个肥力均等的田片,作为配方区;再利用土壤普查数据和过去田间试验结果,结合群众经验,估算出此配方区内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。如河南南阳市一些县采用了下述施肥配方(表1~3)。
表1~3 地力分级配方表
肥力等级 |
肥力基础 |
目标产量(公斤/亩) |
施肥标准(公斤/亩) |
有机质(%) |
碱解氮(微克/克) |
速效磷(微克/克) |
农家肥 |
氮素(N) |
磷素(P2O5) |
高产田 |
>1.0 |
70 |
12~15 |
>350 |
4000 |
5~6 |
6 |
中产田 |
1.0 |
60 |
6.5~10 |
250350 |
3000~3500 |
7~8 |
4~5 |
低产田 |
<1.0 |
40~50 |
<6 |
200~250 |
2000~2500 |
8~9 |
5~6 |
(2)以地定产施肥配方:该速查表是按照目标产量法,根据试验所提供的参数编制而成的表(1~4),适于黄淮流域。.
表1~4 以地定产配方速查表
目标产量(公斤/亩) |
280 |
350 |
400 |
400 |
地力基础产量(公斤/亩) |
150 |
200 |
300 |
350 |
施肥量(公斤/亩) |
氮(N) |
12.7 |
10.6 |
7.1 |
3.5 |
尿素 |
27.6 |
23.0 |
15.4 |
7.6 |
碳酸氢铵 |
74.7 |
62.4 |
41.8 |
20.6 |
磷(P2O5) |
7.6 |
6.4 |
4.2 |
2.1 |
过磷酸钙 |
63.3 |
53.3 |
35.0 |
17.5 |
钙镁磷肥 |
63.3 |
53.3 |
35.0 |
17.5 |
重过磷酸钙 |
16.9 |
14.2 |
9.3 |
4.7 |
有机肥 |
2000 |
2000 |
3000 |
3000 |
注:百公斤籽实吸N量2.82公斤,氮素利用40%,氯、磷比为1:0.6。
(3)测土施肥配方:测土施肥配方,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、作物需肥和肥料利用率而拟定的。对测得的土壤养分含量须经过校正,即测试值乘以校正系数(校正系数由试验获得)。这样,土壤养分测试值更实际地反映出能够被作物吸收的数量。肥料养分利用率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,幅度较大,氮化肥为40%~60%,磷化肥为10%~25%。凡有测土条件者,可试用此配方(表l~5)。
表1~5 测土施肥配方
土壤速效养分含量(公斤/亩) |
施肥量(公斤/亩) |
估产量(公斤/亩) |
碱解氮(N) |
速效磷(P2O5) |
氮(N) |
磷(P2O5) |
<50 |
<3 |
9~11 |
8 |
300 |
50~70 |
3~8 |
8~10 |
5~8 |
300 |
70~90 |
8~18 |
7~9 |
2.5~5 |
350 |
90~120 |
18~25 |
6~8 |
1.5~2.5 |
400 |
>120 |
>25 |
4~6 |
<1.5 |
450 |
注:碱解氮为碱解蒸馏法,磷为奥尔逊法。
(4)褐土旱地测土施肥配方:褐土区降雨量小,小麦生长季节易遇干旱。土壤水分供应不足,成为提高产量和肥效的限制因子。据试验,该区氮、磷肥的利用率均较低,氮仅为28%,磷为8%。应注重适量施肥,以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(表l一6)。适于豫西旱地及山西、陕西旱地小麦。
表l~6 旱地测土施肥配方
相对产量(%) |
<55 |
55~75% |
75~85% |
85~99% |
>99% |
目标产量(公斤/亩) |
<108 |
108~187 |
187232 |
232~304 |
>304 |
碱解氮ug/g |
<30 |
30~50 |
50~64 |
64~91 |
>91 |
速效磷ug/g |
<2 |
2~8 |
8~16 |
16~31 |
>31 |
等级 |
极低 |
低 |
中 |
高 |
很高 |
施肥量(公斤/亩) |
氮(N) |
11 |
8~11 |
6~8 |
4~6 |
<4 |
磷(P2O5) |
8~9 |
7~8 |
5~7 |
3~5 |
<3或暂不施 |
注:亩施2000公斤有机肥基础上实施。
(5)淮北平原潮土施肥配方:肥料的增产效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。因此,在确定施肥量时,应对种种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判定。除依据土壤肥力外,还要考虑到管理水平和年景情况。凡是采用高产良种,适时播种,合理密植,及时中耕除草,防治病虫害的即为高管理水平,反之则为低管理水平。所谓好年景,即是风调雨顺,气候适宜;差年景则为雨水分布不均,时而高温时而低温,或遭受病虫害的侵袭。该区施肥量可参考下表(表1~7)。
表1~7 淮北平原潮土区施氮量
肥力等级 |
极低 |
低 |
中 |
高 |
很高 |
无氮区产量(公斤/亩) |
<188 |
<188~234 |
234~280 |
280~326 |
>326 |
土壤碱解氮(μg/g) |
<40 |
40~70 |
70~100 |
100~130 |
>130 |
管理水平 |
高 |
施 尿
肥 素
量 (
公斤/
亩) |
25~27 |
23~25 |
21~23 |
19~21 |
15~19 |
中 |
20~24 |
15~20 |
11~15 |
9~11 |
7~9 |
低 |
17~20 |
13~17 |
10~13 |
0~10 |
0 |
好年景 |
>28 |
24~28 |
20~24 |
15~20 |
10~15 |
差年景 |
>20 |
15~20 |
13~15 |
9~13 |
0~9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