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
蔬菜需肥六大特点
• 种菜要明白蔬菜的需肥特点,才能按其需要作好供应。蔬菜种类繁多,对肥料的要求也不尽一致,但和大田作物相比,却有明显差异,从这些差异着眼,改变种其他农作物的一些习惯,使栽培措施更适宜于蔬菜的需要是很重要的。与大田作物相比,蔬菜需肥的共同特点如下: • 首先蔬菜的需肥量大,耐肥能力强。 • 需肥量大是由蔬菜产量高、生物产量大决定的,如一亩地产黄瓜4万斤,或西红柿2万斤,比农作物自然会消耗更多的肥料营养。按平均值分析,蔬菜对氮肥的需求量比小麦高出40%-60%,磷的吸收高20%,钾的吸收高2倍。再者蔬菜耐肥是因大多蔬菜作物的根系阳离子代换能力高所决定的。因此,种菜要增加施肥量,否则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。在蔬菜大棚土地上要重施有机肥作基肥,亩用量应达 值得提及的是许多蔬菜根系浅,表土下 • 其次是蔬菜喜硝态氮肥。 • 氮肥分两类,一类是铵态氮,一类是硝态氮。蔬菜对硝态氮肥如硝酸铵、硝酸钾等含硝基的氮特别喜爱,吸收量高,而对铵态氮的氨水、碳铵、尿素等的吸收量小,需在土壤中经硝化细菌的转化才能增加吸收量。如果供肥中全部是铵态氮时对蔬菜会产生不利影响。蔬菜实际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时,其中铵态氮不应超过30%,如果长时间供铵态氮过多,会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。 在冬暖式大棚冬季生产中,施用铵态氮过量也易产生气害。因为蔬菜对氨气的耐受能力很低。总之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,可以使用,但一次的用量不能过高,在冬季大棚土壤过湿和土壤温度偏低时更应注意。从另一方面看,人经常使用这种Vc含量低、硝酸盐含量高的蔬菜,其转化的亚硝酸盐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,有诱发癌症的风险。从这个角度看,应控制硝态氮使用量和使用时期。因铵态氮也能转化为硝态氮,所以施肥中要讲究氮磷钾的配合,讲究施肥时期和用量,力求不过量用氮肥,才能使蔬菜硝酸盐含量不超过规定标准。 • 再是蔬菜易缺硼。 • 我国北方地区硼含量低,而大棚蔬菜对硼的需要远远超过了禾本科农作物水稻、玉米和小麦,一般为这些农作物的2—10倍,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、菜花、甜菜、萝卜等需硼量更高,为禾本科农作物的20倍左右,所以蔬菜栽培中很容易发生缺硼问题。这就需要栽培中重视硼肥的使用,每季蔬菜一亩地使用硼砂 • 缺硼常会影响花芽分化,进而引发落花落果,也常能引起果实表面粗糙,形成小裂口或使果实和根内部变色,产生空隙,或使果实和块根产生木栓化,降低产品质量,也常使果实着色不良,使生长点发生停长,形成黑斑或使蔬菜茎秆发生开裂。所以对土壤微量元素硼的补充使用是非常重要的。 • 第五是蔬菜对基肥要求高。 • 蔬菜的根系浅、产量高决定了蔬菜栽培要求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。含有机质1.5%—2%或更高含量的土壤才能满足蔬菜生长发育要求。因此大量施用有机质含量高的基肥对蔬菜特别重要,要年年施,无可代替。我国除东北的一些地区有机质含量很高外,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1%左右,这就需要菜地中要年年施入大量的鸡粪或猪圈肥,或作物秸秆沤制肥,通常亩使用量在万斤左右为妥。 • 第六是蔬菜对钾肥要求高。 • 大多数蔬菜在生长发育中后期,尤其是瓜类、豆类、茄果类蔬菜进入结荚结果结瓜期,对钾的吸收量会明显增加。在该时段,供肥应注意增加钾肥的比例。通常情况下,其用量即纯含量应超过氮元素。多数蔬菜需钾,应是氮供应量的1.5—2倍,要注意蔬菜的这种需钾特点把钾肥施足。这不光是提高产量的关键,也是维持质量和品质的要求。 • 以上是蔬菜需肥的六大特点,菜农应充分了解,并根据特点做调节,才能把自己的蔬菜管出高水平。 • |
|||
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