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
旱薄地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一、科学选地。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,土壤条件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。一般宜选耕作层深厚、疏松、肥力较高的沙壤土种植。同时,实行轮作倒茬,可有利于前期培育壮苗,增加抗逆性。从轮作倒茬时间看,最好实行三年以上倒茬,最低不得低于二年。轮作茬口没有特殊要求,在山东鲁南地区主要以小麦、玉米、蔬菜、杂粮或薯类作物为主。 二、整地施肥。 如用冬闲田种花生,在前一年晚茬作物收获后,可进行冬耕翻晒,使土壤熟化和提高土温;早春解冻初期要及早进行耙耱,精细整地,达到上虚下实,雨后待地表稍干时及时整地耙耱,再起畦,待播种。并要做到平衡施肥,提高化肥利用率及土壤水分利用率。一般施氮、磷、钾比例为1:1.5:2,先确定一种养分最佳用量,然后再按比例确定其它养分用量,如以氮定磷、定钾等。一般每 三、选用良种。 选用良种一般能增产10%~20%。适合鲁南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有:早熟、高产稳产、果大仁大、出米率高的丰花1号、花育17号、花育19号、潍花6号等。为保春花生苗全苗壮,最好使用秋花生种子。因为秋花生种子具有较强的活力,播后在低温阴雨等恶劣环境条件下,仍能保持出苗率达90%以上,比春花生种子出苗率高10%~15%。 四、种子处理。 为提高种子发芽能力,剥壳前需晒果2~3天。①分级粒选。剥壳后分级粒选,把病虫、破伤果仁和秕仁捡出,把大、中粒作种用的种仁分为一、二级种子,分别收存、播种。②催芽拣芽。种子质量好,发芽率在98%以上的,可用干种子直播。种子发芽率差些的,应采用沙床催芽,经20~24小时,种子胚芽露白时,拣芽播种,确保苗齐、苗全、苗壮。③药剂拌种。播种前,对蛴螬等地下害虫和枯萎病重发地块,用40%甲基异柳磷和40%多菌灵均按种子量0.2%拌种防治;对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重发地块,用15%铁灭克或40%甲基异柳磷 五、合理密植。 密度是栽培水平的综合体现,受到土质、施肥水平、品种等多种因素制约,要求单位面积内具有适当的株数。一般留苗密度为 六、播种与覆膜。 ①适时播种。覆膜可使 七、科学追肥。 花生不同生育期对养分需求不同:苗期较少,花针期逐渐增加,结荚期最多,成熟期减少。当花生顶土时,要注意破膜引苗,并在膜孔上盖一些湿土。在团棵期每 八、合理排灌。 一是根据花生需求的特点,萌发出苗期,保持土壤湿润,有利于苗齐苗壮;苗期要控水炼苗,达到苗壮;花针期(约播后40~70天)是整个生育期需水最多的时间,对水分要求最为敏感,尽量保持正常的水分供应;结荚期(约播后70天~收获)要使土壤处于相对干爽的环境,避免因水分过多,造成茎叶徒长而倒伏,土壤通气不良,甚至烂荚,产量下降,品质降低。二是对不进行地膜覆盖的花生田,要浅中耕保墒。在花生封垄前,地表绝大部分裸露在阳光下,土壤失墒严重,在此期间雨后待地表稍干时进行浅中耕,利于保墒。 九、病虫防治。 花生病虫害种类较多,防治病虫害必须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突出生态控制,本着安全、优质、营养的原则,协调应用农业的、生物的和化学的综合防治技术。①病害防治。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,或用井冈霉素1000倍液,或代森锌800倍液,可防治叶斑病、褐斑病、菌核病和根腐病等病害。②虫害防治:苗期如有蚜虫发生,可用10%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防治;中后期如有棉铃虫、造桥虫、甜菜夜蛾等害虫发生,3龄前用奥绿1号悬浮剂750~1000倍液;当成虫盛发期来临之前,用0.1%草酸喷洒植株,驱避成虫效果很好。③防治鼠害。以人工消灭为主,夹子打、水灌、挖洞捉等。 十、适时收获。 花生适宜的收获期,应根据品种和植株的长相而定。一般来说,春花生播后135天为适宜收获期。留种花生提前5天左右收获较适宜。覆膜田花生,收获前半月,顺垄沟将残膜拣净,避免田间白色污染。要做到及时收获,防止落果、发芽,减少黄曲霉感染机会,收获后要及时晾干,达到安全水分15%以下时贮藏,以防霉捂。 |
|||
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