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
姜的储藏技术 (1)姜的短期贮藏保鲜。如进行加工利用,需作短期贮藏保鲜。选室内背风处先在地面铺一层湿润砂,然后将贮姜竖立密排在上面,每排一层盖5~6厘米湿润砂,如此可堆0.8~1米高,最上部盖湿润砂10厘米,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。注意地面勿进水,前半月可不盖薄膜。 (2)姜的井窖贮藏。选择避风向阳的山坡地或丘陵地,向下挖一坛或井窖。口径60厘米左右,深2~2.5米,下部直径1~1.3米,在井壁上每隔50厘米,由上向下挖脚踏坑,在井下按120度角均匀向三个方面掘进,各挖掘一个顶部圆拱形的洞室,洞室高1.3米、直径1~1.2米,每室可贮藏姜块约400~500千克。贮姜时剔除病、伤、烂姜,将姜块竖摆洞内,每排一层姜,撒盖5~6厘米厚的清洁湿润细沙,湿度掌握以手握成团,落地散开为度。一直摆到高1米左右,然后用砖块和泥草封闭洞口。在井口搭小雨棚防雨。进窖初期外界气温较高,姜块呼吸热较多,井口须敞开通气散热。到气温降到0℃左右时,应封闭井口,当气温降到—5℃时,应用草把塞紧井口,上盖薄膜和草帘。气温转暖后又要随时减少覆盖,使之通气。窖藏期间要定期检查,特别是人窖后半月内要检查,如有异常现象要及时翻窖。检查前点灯笼下放,如井下缺氧,则烛火熄灭。待通气后才可下井,以保证人的安全。 (3)姜的半地下室贮藏。在无山坡地,地下水位高,不能挖井窖的地方采用。选避风向阳的较高平地,挖深1~2米,以不见地下水为度,坑宽4.5米,长随需要贮姜数量而定,一般为10米左右,在坑四周砌墙高2~2.5米,约有3/4在地下,1/4在地上。上盖屋顶,用芦苇、稻草隔热、保温,在室南边开门,下阶梯入室,中为走道,两边砌贮姜池,室南北两头地上部各开小窗两个,对应于两个贮姜池。天冷关闭,并在地上部四周围草帘保温;天暖拆除草帘,并开窗通风。在贮姜池四周围草帘,中间摆放姜块,芽头一律朝上,摆一层姜,加盖一层沙,堆高1~1.3米,上盖10厘米湿沙,再盖草帘保温。在姜堆上、下层插放温度计,监测姜温。 无论采用哪种贮藏方法,前期窖温宜保持15~18℃,不能超过20℃;中后期以保持10℃左右为宜,相对湿度宜保持在80%`~~90%。在人窖后半月内须勤查温湿度的变化对姜块的影响,以后每月抽样检查一次,寒冷期须选晴天中午或午后下窖检查。 |
|||
![]() ![]() |